今天是:   临沂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云平台欢迎您!
防灾减灾宣教
海洋灾害有哪些?
[字号: ] 2016-05-14    阅读次数:422

一、风暴潮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来自高纬度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是:莱州湾、江苏南部至浙江北部的沿海地区、福建省闽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广东汕头至珠江口地区、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风暴潮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被台风影响的海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中纬度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防御风暴潮灾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以及监测预报和紧急疏散计划等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风暴潮灾的沿海地区修筑防潮工程。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和东营市政府投入巨资,兴建几百公里的防潮海堤。但限于国力,现有的不少海堤、海塘标高仍然偏低,不少岸段工程质量不高,维护保养也跟不上,防御潮灾的工程措施亟待加强。

我国目前在沿海已建立了由280多个海洋站、验潮站组成的监测网络,配备了比较先进的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利用电话、无线电、电视和基层广播网等传媒手段,进行灾害信息的传输。风暴潮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好地发布了特大风暴潮预报和警报,同时沿海省市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积极加强防范并制定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如一些低洼地的港口和城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风暴潮侵袭资料,重新确定警戒水位。

随着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抗御潮灾已是实施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二、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上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形成的条件:1. 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50公里;2. 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3. 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4. 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给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一旦发生海啸,居住在低处的人们一定要往高处跑。若轮船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海啸,那么就另当别论。轮船需要以最快速度往深海里去。这是因为波高跟水深成反比,海域越深,波浪就越弱。反之,海啸的能量会在浅海积聚起来,形成一堵几十米高的水墙,沿岸无论有多么坚固的防波堤也难以抵挡巨大的波涛。因此,专家认为,一般船只若要逃避海啸,不应往港口里跑,而是应往深海里去,跑得越远,危险就越小。

三、强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级~11级时,就称为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继续加强,就会形成台风。强热带风暴的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24.5米~每秒32.6米,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级~11级。强热带风暴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损失高达60亿美元~70亿美元,它所引发的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风所造成的生命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60%。濒临中国的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不平静的海洋,属于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每年盛夏和初秋,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其中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近20次。台风是中国沿海地区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灾害。热带风暴在自然灾害中极具破坏力,每年飓风都从海洋横扫至内陆地区。强劲的风力和暴风雨过后留下的只是一片狼藉。

四、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等有着重大影响。第一,海平面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的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从而变桑田为沧海;第二,海平面的上升会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不仅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会使土地盐碱化。海平面上升还会致使海水内侵,造成农业减产,破坏生态环境。在中国,受海平面上升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海平面上升的根源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温升高,全球变暖,一方面使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另一方面使海水温度上升,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首先要从根源上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其次,加固海堤河堤,兴建大型工程,利用沙丘建起防潮屏障。最后,要全民参与,多植树造林。

五、台风灾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1.大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以上。2.暴雨。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一般能产生150毫米~300毫米降雨,少数台风能产生1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3.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米。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测台风动向。建立城市的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还有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让出海渔船及时避风回港,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六、赤潮

赤潮是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会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黏液,覆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含赤潮毒素的食物后中毒死亡。

预防赤潮的主要措施包括:

1. 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质基础。携带大量无机物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入海是引起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按照国家制定的海水标准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对排放入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要进行严格处理。

2. 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加强赤潮监测。

应把目前各主管海洋环境的单位、沿海广大居民、渔业捕捞船、海上生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开展专业和群众相结合的海洋监测活动,扩大监测海域的覆盖面,及时获取赤潮和与赤潮有密切关系的污染信息。监测网络组织部门可根据工作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赤潮进行全面监测。特别是赤潮多发区、近岸水域、海水养殖区和江河入海口水域要进行严密监测,及时获取赤潮信息。一旦发现赤潮和赤潮征兆,监测网络机构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跟踪监视监测,提出治理措施,减少赤潮的危害。

赤潮发生涉及生物、化学、水文、气象以及海洋地质等众多因素,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预报模式适应于预报服务。因此,应加强赤潮预报模式的研究,了解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消衰机理。在获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赤潮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预报模式,开展赤潮预报服务。

七、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下蚀。

海岸侵蚀现象普遍存在,中国70%左右的砂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岸线均存在海岸侵蚀现象。如海南省文昌县由于珊瑚礁被开采,海岸已后退200余米,造成大量的椰树林倾倒。

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海平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都可导致海岸侵蚀;二是人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砂、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均会引起海岸侵蚀。由于海岸侵蚀使土地大量失去、海岸构筑物破坏、海滨浴场退化、海滩生态环境恶化、海岸防护压力增大、侵蚀下来的泥沙又搬运到港湾淤积而使航道受损,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

预防和治理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途径有:减少大江大河用水量,保持江河入海水量;制定海岸带开发规划和管理条例,禁止不合理的采石挖砂和毁岸行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人工护岸,防止海潮、海浪侵蚀。

八、浒苔灾害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浒苔绿潮频频暴发,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阻塞航道,同时浒苔大量堆积后腐烂繁殖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散发出恶臭气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旅游业发展。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大量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岛附近海域,青岛近海海域及沿岸遭遇了突如其来、历史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

2010年6月,复旦大学宣布,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士成副教授和陈建民教授课题组将海洋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海上“绿潮”的大型海藻浒苔成功地转化制成了生物质油,从而有望使浒苔这一污染的“元凶”成为一种制造新能源的绝佳原材料。据介绍,在220℃~320℃的条件下,浒苔经过10分钟~30分钟即可得到生物油,1吨浒苔可制成230公斤生物油。这种生物油不仅可以作为低级燃料直接燃烧,也可以经过进一步精制得到不同级别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同时,还得到以乙酸为主的水溶性产物,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浒苔还可以加工成食物,如江浙地区流行的食品苔条,或者加工成动物饲料。

九、灾害性海浪

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主要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分为: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达30吨~40吨。

十、海冰

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海冰由海水冻结而成,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

海冰造成的灾害包括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使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行,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海冰灾害主要出现于我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应对海冰灾害主要是做好海冰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要做好防冰、破冰、除冰工作,确保港口生产安全和重点物资运输。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渔船、渔港、海洋工程、扬水站、防潮大坝等的巡查;组织指导养殖户加强海上养殖生产的防海冰工作,撤离养殖渔船;建立渔船停靠港数据档案,全面了解渔船回港防冰情况,对已回港渔船做好通讯设备检查和加固工作,对抗冰能力弱的小型木质渔船要全部吊装上岸,对因冰冻不能回港的渔船,安排就近回港停泊,并保持联系。

十一、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周边地区。

应对咸潮灾害首先要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其次,可以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再其次,需要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由于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沉,引发咸潮上溯。


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关内容

  旅途中防御台风小常识 [2016-05-14]
  台风来临后 十个怎么办 [2016-05-14]
  你能读懂台风预警信号吗? [2016-05-14]
  台风来临前怎么办? [2016-05-14]
  认识台风风暴潮 [2016-05-14]
  海洋灾害的危害 [201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