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过度”惹出新麻烦,谨防扶贫政策“福利化” |
[字号:大 中 小] 2019-07-17 阅读次数:667 |
《半月谈》最近以《看病不花钱 何必要出院》为题,报道了这样一则案例:“今年春节前,西南某贫困村一名贫困群众患了小病,本来在乡镇卫生院就可治疗,他却一路打车到县医院要求住院。不仅如此,在治疗痊愈后,医院多次让其出院,他都赖着不走,连春节都在医院过的。” 根据媒体报道,这样的事并非个案。一些贫困地区人为拔高“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加码”干部扶贫任务,经如此“过度帮扶”,一些地区不仅负债压力加大,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也减弱。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加深,需要警惕部分地区出现扶贫政策“福利化”倾向。 毋庸置疑,扶贫政策“福利化”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一方面贫困户“等靠要”“占便宜”等内生动力不强的现象会加重。依仗医疗优惠政策,有的贫困户在治疗痊愈后,依旧不肯出院,在病房里赖着不走;有的贫困户有 “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想法,总认为有政府兜底,从中占便宜。甚至曾有贫困户对扶贫干部说:“你们不帮我做,我就不做,我脱不了贫,你们就交不了差。”这些做法陷入“因穷而要,因要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扭曲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效果。实践证明,过度兜底打乱了“扶志”的部署,影响了扶贫的效果。 另一方面,扶贫政策“福利化”还会带偏乡风。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助推力量,在丰富农民精神需求,提高民众素质上有着重要作用。但当下一些地区的“过度帮扶”却间接拖了乡风建设的后腿。为了享受扶贫政策,“财产给儿女、债务归父母、老人交政府”的奇葩现象接连出现。尊老、敬老的传统孝道受到冲击,以至在一些村镇形成了“扎堆分家”的不良风气。 与此同时,对不能享受扶贫政策的其他村民来说,又常常有一种“懒人偏有懒福,勤人累断肋骨”的不甘。村民之间产生“争当贫困户”的歪风,勤劳致富这一正确价值观反而被漠视。 此外,这也会让群众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产生裂痕。据半月谈报道,不少干部认为,部分地区扶贫政策仍存在“吊高胃口”的情况,因“福利陷阱”激化的贫困户-非贫困户-干部之间的“三角矛盾”,值得重视。 在因地制宜推行扶贫政策时,各地政府应当把握好度,防止其福利化倾向。“扶志”工作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应当意识到只让贫困户摆脱经济上的穷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脱离精神上的“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脱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这不仅需要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保障,也需要乡贤和榜样的力量,适当的激励机制、宣传工作必不可少。 在识别贫困户时,也要将制度进一步精细化,减少村民“就差一块钱,凭啥他是贫困户?”的困惑,要处理好贫困户、临界户、非贫困户之间的关系,遏制因此产生的攀比之风和争当贫困户现象。 给贫困户适度兜底的同时,也应适度为扶贫干部建立容错机制。各地在具体实践中,如在考核问题上操作不当,动辄一刀切考核问责基层干部,有时会变为部分贫困户的护身符。类似“你们不帮我做,我就不做,我脱不了贫,你们就交不了差”的无赖想法必须得到遏止。这类想法不仅让脱贫工作大打折扣,同时也会极大挫伤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不能让广大扶贫干部劳心劳力又寒心。 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今年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希望中央的精神在各地扶贫工作中能够落地生根。 总之,在扶贫工作进入决胜期的当下,扶贫政策也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政策的改进速度要跟上扶贫的推进深度,谨防帮扶过度帮出“阿斗”,要帮助民众实现精神、经济双脱贫,真脱贫! |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