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政厅关于推进“四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意见 |
[字号:大 中 小] 2015-04-16 阅读次数:3618 |
各市民政局: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部署和要求,有效整合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资源,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促进我省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四社联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推行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各类力量协同作用,实现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有效途径;是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有力措施,对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大决策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各类社区建设主体协调联动较差,社区社会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社区志愿服务有待规范等问题,与中央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治理创新的要求以及广大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要从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四社联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精神,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区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整合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社工人才的专业优势和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优势,建立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居民群众;坚持资源共享,扩大社会参与;坚持统筹协调,实现联动发展。 (三)总体目标。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升强化社区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建立起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的“四社联动”机制,实现社区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互惠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争取到2017年,每个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配备不少于社区工作人员总数的50%,其中至少有1名社会工作师或助理社会工作师;拥有6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注册社区志愿者达到社区居民总数的10%以上。到2020年,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工作室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基本覆盖城市社区;每个农村社区至少有1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80%以上的社区党员、30%以上的社区居民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三、主要任务 (一)夯实城乡社区联动平台 1.健全社区组织。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和居(村)民自治组织全覆盖。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居(村)民自治组织的组织、推动作用,引导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和社区志愿者发挥各自优势,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实现互联互补互促。 2.搭建基础平台。推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建设,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互助服务,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议事、纠纷调解、公益慈善、文体教育、心理疏导、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益。有条件的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工作室、“齐鲁和谐使者”工作室和社区志愿服务站,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和社区志愿者提供场地、资源和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空间。 3.打造信息平台。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搭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志愿服务机构对接社区需求、开展社区服务招投标的重要平台。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社区志愿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促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的有机融合和系统集成。建立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信用公示和评价机制,接受社区居民监督。 (二)增强社区社会组织承载功能 1.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为新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组织运作、政策指导、启动资金、注册协助和购买服务等必要支持。要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等社区社会组织,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对暂不具备登记条件但能正常开展活动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建立科学的社区社会组织日常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运作,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2.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居民群众、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功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以及社会组织认领服务等措施,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会救助、居家养老、青少年保护、社区矫正等领域服务。建立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清单,能够由社区社会组织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社会管理事项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要把社会组织作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邀请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参与社区恳谈会、听证会、议事会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在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时,吸收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和监督。 (三)强化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撑力量 1.培养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加大对城乡社区党组织成员、自治组织成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的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通过建立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鼓励制度、教育培养制度等,推进现有社区工作者提升转换,逐步由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型。根据城乡社区管理与服务需要,逐步在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城乡社区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购买服务、挂职锻炼等方式,配备和使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招录全日制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社区就业,逐步扩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中的比例,不断壮大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2.积极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要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参与社区服务,有效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配合、支持城乡社区党组织和居(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开展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制定、实施社区发展规划,参与策划、执行社区服务项目与活动方案。发现、挖掘和培养居民骨干,帮助居民掌握组织技巧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技巧,引导居民开展自治活动,有效解决物业服务、环境保护和停车秩序等社区公共问题。 3.引导相关社区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和乡镇创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督导培训、实务参与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四)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优势 1.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是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要依靠力量。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在社区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志愿服务储蓄制度和服务效益评估制度等,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 2.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要努力在党政关注、群众急需、志愿者所能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积极开展社区救助、优抚、助残、为老、就业、公共安全、环境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开展邻居节、社区文化节等睦邻活动,倡导并组织开展社会捐赠、互帮互助、承诺服务等邻里互助活动,弘扬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3.整合社工和社区志愿者资源。建立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定期、定向联系志愿者制度,对社区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探索在社区志愿者组织中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负责志愿者的招募、组织、管理、培训和监督,引导和带领志愿者协助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以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事务,丰富社区服务资源,凝聚社区建设合力,最大程度实现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支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工机构的专业服务项目,扩大服务社会人群的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作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完善“四社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联动工作合力,推动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完善制度保障。各地要注重建立完善以使用、评价、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为开展“四社联动”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根据联动工作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细化和充实措施,促进联动工作不断深化发展。 (三)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试点县(市、区)开展“四社联动”试点工作。要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出台具体工作方案,统筹规划、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广泛宣传推行“四社联动”的重要性、目标任务和经验做法,提高联动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让广大居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四社联动”工作、支持并参与联动工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高效协同运转,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山东省民政厅 2014年10月30日
|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