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实施“一减一加一转变”创新农村特困供养模式 |
[字号:大 中 小] 2018-04-10 阅读次数:1333 |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精神,临沂市民政局结合工作实际,找准突破口,狠抓农村特困供养机构转型升级。一是在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数量上作减法,坚决关停安全不达标的“小远散”机构。持续抓好养老服务质量大检查有关问题整改,对安全生产不达标、整改不到位、提升改造价值不高的“小远散”供养机构一律实施关停,并按照“就近自愿”原则,及时将这些机构中集中供养的特困供养人员转移到符合条件的供养机构,确保实现无缝衔接,切实改善特困供养人员的居住环境。目前全市农村特困供养机构从2017年上半年的126处压缩到现在的52处,总数减少了58.7%。二是在中心敬老院建设数量上作加法,加快打造区域性、规模化特困供养中心。将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引导鼓励县区根据特困供养人员分布和数量、供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所处区位交通条件等状况,科学谋划,改造或新建一处或多处中心敬老院,覆盖附近多个乡镇或全部乡镇的特困供养人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释放集聚效应,不断提高供养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8处,在建2处。三是在特困供养管理模式上作转变,坚持向社会化改革要效益。转变管理运营模式,推进特困供养机构社会化改革,将原本属于政府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职能,交由社会力量参与实施,鼓励引导业内优秀养老服务企业参与特困供养机构运营合作,为供养机构带来先进、规范、专业的工作模式和经营理念,不断提高照料护理水平,既满足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需求,又吸引了大量老年人自费入住。目前,全市共有公建民营敬老院6处,托管运营敬老院3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已达4246人。
|
相关内容 |